• 佐治亚理工谢兴团队:高分子复合材料实现自驱动膜分离过程

    最近佐治亚理工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谢兴老师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带有分子过滤功能的水凝胶与高分子材料纳滤膜复合材料,同时实现了高吸水性和选择性。在生物医药,环境检测等领域的样品浓缩,运输,和检测, 以及水体营养物回收方面提供巨大应用前景。 方便,快速的自驱动水过滤 在传统水过滤系统中,一般需要一个滤膜单位和一个外在的驱动力来完成过滤过程。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当样品容量很少,并且易损,或者在采样现场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这样的过滤体系变得低效或者不可行。于是一个方便,灵活,易用的适合小容量体系的过滤系统就十分…

    行业动态 2020年6月18日
  • 测量高分子镀层在微纳尺度下的粘附能

    高分子镀层在能源、催化、微电子等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测量高分子镀层与基板间的粘附能不仅可以让学术界进一步研究界面物理,也能让工业界定量评估这些镀层的寿命与稳定性。尽管“粘合”现象已有百年的研究历史,但当尺度变小的时候,对粘附能进行测量依然存在难度。 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随着近些年纳米技术的发展,器件尺寸变小,因此在小尺度下进行粘附能的测量变得愈加重要。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这样的测量能用以研究界面的微观性质和性能。目前常用的方法尽管相对复杂,却依然存在较大误差。常规的机械剥离法会造成大量无…

    行业动态 2020年5月6日
  • 分子尺度可拉伸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

    可拉伸功能性高分子对于可拉伸器件制备有着重要意义。迄今,可拉伸功能高分子的合成方法主要是将功能高分子组分和柔性高分子组分利用物理粘附结合在一起,然而由于较弱的物理作用力往往使其通常会导致使用中的诸多问题,诸如功能基团和可拉伸基体的分离导致材料失效。另外,相对于传统高分子电解质具有同时可移动的正负离子而言,单子高分子电解质(锂离子和钠离子传导系数接近1)有着独特的优势,例如较高正离子传导系数可以减轻的电极极化,抑制锂枝晶生长等。 日前,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究员曹鹏飞和美国田纳西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

    行业动态 2020年4月28日
  • 可逆的2D到3D共价有机框架(COF)材料转化

    高分子中的交叉链接作为改变高分子性能的方法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了。然而多数的交叉连接是无序的,一般只有通过超分子或者MOF的晶体工程才能得到有序交叉链接,而有序的链接是得到可控结构和性能的重要方法。与此同时,2D的层状共价有机框架材料(2D layered COF)作为新型材料,因为其高表面面积、可改变的分子和晶体结构、和类石墨烯的电子结构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至今所报道的后合成修饰COF来加入引入新功能的方法都局限在2D COF的单层或双层中,不能有效可控地改变其3D的结构。 近日,加拿大麦吉…

    行业动态 2020年4月24日
  • 仿生双配体单链高分子纳米凝胶协同调控干细胞行为与分化

    在生物体中,细胞的行为与命运跟细胞表面受体与细胞外基质中具有生物活性的配体相互作用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这种细胞与配体的识别可以诱导细胞的黏附,进而动态调节细胞对细胞基质中信号的感知。细胞外基质中最广泛用于调节细胞黏附行为的配体RGD短肽,可以与细胞膜上的整合素动态结合,激活细胞内经典的细胞通路,实现对细胞行为与分化的调节。此外,边教授课题组最近发现并且报道了一种新型的Foxy5短肽,可以模拟Wnt5a 增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Li et al., Science. Advances. 20…

    行业动态 2020年4月20日
  • 新型设计可注射高分子水凝胶材料用于防止脊髓损伤治疗过程中移植的施旺细胞流失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影响躯体功能的疾病,目前临床上尚无基于受损脊髓再生的疗法。脊髓损伤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身体和情感负担。基于细胞的疗法已成为鼓励脊髓损伤后再生和功能恢复的有前途的方法。目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针对胸部和宫颈水平为脊髓损伤的患者正在研究自体人施旺细胞(SCs)的移植 (图1)。人施旺细胞是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发现的胶质细胞,其在周围神经损伤后促进轴突再生。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数项临床前研究表明,人施旺细胞在直接递送至损伤部位后形成的病变腔中后可促进脊髓损伤后的再生…

    行业动态 2020年4月17日
  • 到底是COF单晶、MOF单晶、高分子单晶,还是都是?

    聚电解质单晶是通过拓扑聚合得到的,即小分子单体首先形成单晶然后原位聚合形成高分子单晶。这种方法不是普适性的,如何能像得到小分子单晶那样从溶液直接结晶得到高分子单晶仍然是一个难题。 框架材料(organic frameworks)在过去三十年一直是研究热点,就在不到两年前的2018年夏天,《 Science》第361卷总第6397期连载了两篇关于COF单晶结构的文章,分别来自美国西北大学Dichtel课题组和兰州大学Tianqiong Ma、框架分子之父Omar Yaghi合作团队,首次得到了CO…

    行业动态 2020年4月11日
微信
微信
电话 QQ
返回顶部